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自2014年起持續,並於2022年2月因全面入侵而升級,這場戰爭從根本上改變了烏克蘭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混亂,並刺激了烏克蘭的適應性轉型。
根據初步的國家數據,烏克蘭經濟急劇萎縮,由於入侵,2022年實際GDP下降了30%以上。此前,根據 4 月報告,預計 2022 年年度經濟表現將下降 45%。
港口、製造工廠和能源設施等基礎設施的破壞是主要驅動因素。俄羅斯透過襲擊烏克蘭發電廠,希望讓數百萬烏克蘭人長期沒有電力和暖氣。但俄羅斯未能實現這一目標。
俄羅斯的侵略導致約800萬烏克蘭人流離失所、勞動力減少、經濟活動中斷。物質資本的破壞,特別是重工業和能源領域的破壞,毀了數十年的經濟進步。世界銀行在 2022 年 9 月估計,重建烏克蘭將花費約 3,490 億美元,考慮到持續的損失,這個數字現在可能更高。
烏克蘭經濟至關重要的出口大幅下滑,每月出口額與戰前相比下降了62%。儘管「黑海糧食倡議」(2022 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暫時將糧食出口增加至 3,300 萬噸,但作為經濟基石的農產品出口仍因俄羅斯封鎖黑海港口而受到阻礙。俄羅斯於2023年7月退出該倡議,進一步加劇了農業貿易緊張局勢。
儘管烏克蘭在戰前是小麥、玉米和葵花籽油的主要出口國,但戰爭卻使烏克蘭成為糧食短缺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三分之一的家庭面臨糧食短缺,而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和經濟活動減少導致的失業則加劇了這個問題。
然而,儘管遭受破壞,烏克蘭經濟仍表現出韌性。在國際援助和調適措施的推動下,2023年第二季實質GDP年增19.5%,從2022年第二季37%的降幅中恢復過來。
烏克蘭在GDP成長預測和貨幣穩定性等關鍵經濟指標上均超過俄羅斯,顯示經濟已達到部分復甦。
烏克蘭計畫於2022年2月脫離俄羅斯能源體系,並於2022年3月加入歐洲能源體系,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然而,俄羅斯對能源基礎設施的攻擊,包括佔領札波羅熱核電廠,需要對防空和能源部門的復原力進行緊急投資。
向烏克蘭提供大規模財政和人道主義援助至關重要。歐洲投資銀行和其他機構提供了貸款和贈款,2023 年的一份報告概述了復原策略,強調重建工作的主權和當地所有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向烏克蘭提供了22億美元的貸款,以穩定其經濟。
烏克蘭中小企業的收入下降了近 80%,儘管其中 66% 的企業難以支付員工工資,但它們已透過遷移到更安全的地區來適應。 「團結通道」改善了與邊境國家的公路連接,有助於支持貿易和供應鏈。
烏克蘭國家銀行於2022年7月將格里夫納貶值25%,以緩解經濟壓力。儘管如此,格里夫納匯率保持穩定,13.5%的利率支撐了經濟管理,在某些指標上超過了俄羅斯。
最新數據顯示,烏克蘭經濟將面臨滯膨風險,2025年第一季GDP成長率僅0.5%,通膨率卻高達14%。 2025年1月至2月出口下降13%,顯示經濟壓力持續存在。
重建規模龐大,需要國際捐助者和地方政府協調,以避免援助物資運送遇到障礙。長期復甦取決於烏克蘭作為主權國家的生存及其減少對援助依賴的能力。
戰爭擾亂了全球糧食和能源市場,烏克蘭農業產量下降加劇了全球糧食不安全。這間接增加了烏克蘭能源和原料的進口成本,給烏克蘭經濟帶來了壓力。
烏克蘭與歐洲的經濟結盟,特別是透過能源網整合和貿易協定,標誌著烏克蘭擺脫了俄羅斯的影響。只要重建工作有效管理,就能促進長期現代化。
儘管面臨困難,烏克蘭的資訊科技和農業等產業仍保持活力。企業和工人遷移到更安全的地區維持了一定的經濟活動,而國際支持也增強了復甦努力。
歐洲投資銀行強調重建的當地所有權,旨在加強治理和問責,為更具彈性的戰後經濟奠定基礎。
戰爭摧毀了烏克蘭的經濟,導致國內生產毛額大幅下降、基礎設施受損、糧食短缺。然而,包括國際援助、能源部門調整以及中小企業遷移在內的適應性措施有助於提高復原力。
近期數據顯示,烏克蘭在一些經濟指標上表現優於俄羅斯,但滯脹風險和復甦挑戰依然龐大。長期復甦將取決於持續的國際支持、有效的治理以及烏克蘭在重建期間維護主權的能力。
© Chinese World 华人世界